Miruku Psychotherapy
    線上預約
    • Home
    • 最新消息
    • 品牌故事
    • 體系簡介
    • 環境介紹
    • 團隊成員
    • 行政團隊
    • 服務項目
    • 關係相談
    • 聯絡我們
    • …  
      • Home
      • 最新消息
      • 品牌故事
      • 體系簡介
      • 環境介紹
      • 團隊成員
      • 行政團隊
      • 服務項目
      • 關係相談
      • 聯絡我們
    Miruku Psychotherapy
      線上預約
      • Home
      • 最新消息
      • 品牌故事
      • 體系簡介
      • 環境介紹
      • 團隊成員
      • 行政團隊
      • 服務項目
      • 關係相談
      • 聯絡我們
      • …  
        • Home
        • 最新消息
        • 品牌故事
        • 體系簡介
        • 環境介紹
        • 團隊成員
        • 行政團隊
        • 服務項目
        • 關係相談
        • 聯絡我們
      Miruku Psychotherapy

      面對童年創傷,真的能療癒嗎?

      5個自我療癒的建議

      · 創傷議題

      .

      我們在先前的文章裡和大家分享有關童年心理微型創傷的一些觀點與故事,這可以算是我們自我覺察的起點。有的朋友在讀完我們粉專一系列的童年創傷介紹之後,私下來信好奇的提問:

      「現在我知道什麼是童年創傷,也意識到似乎自己受到童年創商的影響,但是當我們感受到這些來自於過去潛伏的痛苦時,我們該怎麼面對它?」

      .

      願意面對童年創傷,這是我們對自己人生與幸福的允諾,然而如何面對、用什麼樣的心態與方式面對,我們試著和大家利用一篇幾分鐘的機會聊聊這件事情。

      .

      如果你想直接看結論,我的建議會是:「通過自我療癒的嘗試,以及專業的諮商,仍然是核心的方法」。

      .

      童年創傷的自療

      .

      1. 透過知識增加心理韌性

      .

      忍受這些創傷,甚至逃避創傷的影響其實對我們意義不大。而療癒的第一步,是理解這些創傷是怎麼樣的存在,因為「理解」本身就是一種心理上的控制感。我們可以經由理解創傷是什麼?它怎麼在我們身上呈現?怎麼影響我們等等的知識,幫助我們觀照自己,在這份關照當中,我們開始得到一種接納與控制。

      這些理解,包含了我的人際關係、身心健康等等。如果有比較系統的知識或系統,我們會理解的更扎實。

      .

      可參考:

      謝筱柔—創傷作伴•練習陪伴(臉書粉絲頁)

      .

      2. 練習正念專注於當下

      .

      心理學中有一種思考的特性叫做「反芻思考」,意思就跟牛在進食的道理一樣,牛吃草的過程中,會不斷將咀嚼完的食物再次反覆咀嚼,而我們有一種思考的特性就跟這種反覆咀嚼的過程很像,就是我們會不斷的去回想、不斷的重新在腦中經歷過去的創傷事件。

      .

      然而大多研究發現,用不斷的反芻回想來面對童年創傷是沒有什麼幫助的。大多數時候,我們心理療癒反而是來自於「專注當下」。

      .

      「專注當下」,是我們既不沉淪於過去,也不過度擔心著未來,而是我們專注著此時此地,你的身體和你的心靈同步彼此連結。這將會讓你更能敏銳的感受自己,並且挪移出接納自己的空間,並且讓自己的身心與環境取得一種平衡的狀態。

      .

      正念更具體一點的實作要領,就是你可以試著與內心的情緒、不愉快的感覺並排坐在一起,任由這些感覺在心中起伏,也不急著試圖阻止或壓抑它們。

      讓你的肢體、身軀,以它自然的脈動、自發的方式回應,不管是啜泣、咆哮、尖叫,或者縱聲大哭,都沒有關係,就讓他們引導你。

      表達情緒是一種流動,情緒是需要流動的,僵化或凝滯的情緒如同死水。當你準備好讓情緒流動、也給出願意來感受,接著可以試著和情緒對話,聽聽看、感受看看,這些情緒想對你說些什麼?

      .

      「紀錄、寫日記(或是兼顧隱私功能的社群平台)通常是幫我們找到情緒根源的方式之一。」

      可參考

      洪千惠心理師-生活紀錄x工作筆記(粉專)

      .

      3. 為你的創傷命名

      .

      療癒的契機,從你覺察到自己的創傷,並能明確的描述它開始。創傷本身所帶來的痛苦與傷害,往往讓我們慣性的否認並逃避面對它的存在。然而敘說與命名這些創傷的經驗與感受,有時候是改變的起點。雖然敘述或表達創傷,本身並不會明顯帶來什麼立即性的改變,然而找到一個能夠承接也願意理解你的人敘說,將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安全接納的環境中敘說,是接納的開始,也是療癒的起點。

      .

      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覺,以為接受創傷的存在,就是要去學會寬恕或放下,這其實是相當不近人情又強人所難的目標,也不是我們學習面對創傷時該有的期待。面對創傷,指的是我們為自己營造一個自我善待的空間與機會,在這個心理空間的場域中,好好釐清與爬梳,我們過去生命中的歷史事件原本的面目,從中逐漸意識到這些是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僅此而已。

      .

      命名的方式之一,是你可以將情緒經由你身體的感受表達出來。比如你感到焦慮,同時而感到胸悶,你可以先從身體的感受說出來:

      「當我回想起當時的經驗,我感到說不出話來,有一種力量好像壓在我的胸口,讓我感到很悶,很悶,是一種很緊繃的狀態,很緊張的感覺…」。

      .

      當我們試著為自己的情緒(或是任何湧上心頭的感覺)命名,有時候是一把開啟深入自我理解的鑰匙。

      .

      4. 尋找專業諮商師的協助

      .

      面對童年創傷並尋求協助是一個辛苦又顛簸的過程。一個人獨自的面對往往是相當煎熬的。在沒有心理準備,或是旁人悉心陪伴下的自我揭露,有時候其實是一種很粗暴的傷害,對於我們想要療癒的議題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因此,藉由專業人士的陪伴與引導,將會是我們在療癒路上很重要的選擇。

      .

      具備兒童創傷與諮商經驗的治療師,是我們復原路上非常重要的夥伴,他們就像是登山的嚮導,了解山的習性與危險,讓他們陪著你同行,繞開不必要的險阻同時,往山頂邁進。

      除了專業的諮商師以外,擁有值得信任的親友,建立可以相互支持的人際網絡,也是至關重要的。

      .

      可參考:具有「創傷修復」專長的治療師或諮商師

      .

      5.學習照顧、信任自己

      .

      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長大後,很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也很容易放棄或失去自己的界限,這並不是好事情。能夠學著傾聽自己的內心,學習建立適度的界線,長期來說不管在心理還是生活中都會有所幫助。

      比如你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儀式化的照護時間;使用柑橘類(每個人習慣的味道不一樣)的精油為自己舒壓、騰出空白的獨處時光、正念瑜珈、閱讀或散步,任何能讓你暫時緩和的方式,都值得嘗試。

      .

      請你相信,你能成為自己心中所期待的人,並向未來展開懷抱

      .

      如果生命的意義之一

      是與自己和好

      我們會在這裡和你並肩前行

       

       

      上一篇
      你孤獨嗎?
      下一篇
      別讓"被否定",否定了你
       返回網站
      Strikingly出品
      Create a site with
      此網站通過 Strikingly 創建。
      立即免費架設!

      此網站通過 Strikingly 創建。

      立即免費擁有一個網站!

      Create a site with
      This website is built with Strikingly.
      Create yours today!

      This website is built with Strikingly.

      Create your FREE website today!

      所有文章
      ×

      快要完成了!

      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 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

      好的訂閱由Strikingly提供技術支持。

        FB粉絲頁
        聯系我們
        LINE@